- · 计算机系统应用版面费是[06/01]
- · 《计算机系统应用》投稿[06/01]
- · 《计算机系统应用》期刊[06/01]
应急管理“互联网+执法”系统在全国推广应用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近几年,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安全生产领域得到充分应用。通过计算机视觉、视频识别等相关技术,可分析值班脱岗、进入危险区域等行为;通过卫星遥感大数据,可对危化品
近几年,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安全生产领域得到充分应用。通过计算机视觉、视频识别等相关技术,可分析值班脱岗、进入危险区域等行为;通过卫星遥感大数据,可对危化品储罐与居民区安全距离是否符合要求做出精准识别;运用“互联网+执法”系统,可通过数据分析对企业进行安全风险画像,从而圈定执法重点……
远程监管监察执法确保矿山安全
此外,去年3月,应急管理部印发方案,全面启动“工业互联网+危化安全生产”试点建设。紧扣当前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中的难点痛点堵点,紧紧围绕化工过程安全管理体系全要素数字化,细化分解企业场景17个、园区及行业场景9个,并对集团公司和政府层面场景建设提出要求,力争通过3年时间,打造一批应用场景、工业App和工业机理模型,构建“工业互联网+危化安全生产”的初步框架。
“在信息化建设方面,可以用执法‘一盘棋'、监测‘一张网'来概括。”国家矿山安监局网信办主任王素锋说。首先是建成全国煤矿安全监管监察执法“一盘棋”,实现煤矿安全核准、设计审查、行政许可、执法检查、行政处罚、关闭退出的全流程网上办理,开发了同案智能类推模块,给执法人员智能推送适用法律条款、历史处罚等内容,使执法更加公正、公平、规范。其次是建设煤矿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“一张网”,完成了全国3423处煤矿“三大系统”(安全监控、人员定位、工业视频)联网和数据接入,可在线监测甲烷、一氧化碳等60余万个传感器、80余万名入井作业人员、4.3万路工业视频动态监控数据;完成3364处煤矿“电子封条”联网接入。各级矿山安全监管监察人员可随时查看任何一个煤矿的瓦斯超限、井下人员等情况。
有一组对比数据更有说服力:今年8月与去年6月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开始应用时相比,全国煤矿发生瓦斯超限次数下降了1133起,降幅86.4%;全国煤矿瓦斯超限处置率上升43.8%,增幅78.2%,达到99.8%。煤矿对瓦斯超限不管不问的情况有较大改变。“数据表明,通过加快运用信息化手段,进一步压实了矿山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,有力提升执法的科学性、准确性、针对性,为防范化解矿山重大安全风险提供了基础支撑。”王素锋坦言。
记者注意到,目前,全国共有15个省(区、市)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使用应急管理部统一建设的系统,有16个省(区、市)使用自行建设的执法信息化系统。“按照‘部建推广、自建对接、模块升级、数据共享'原则,在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布局应用‘互联网+执法'系统,取得了执法信息化基础逐步完善、数据共享应用机制基本建立、系统推广应用力度不断加大等初步成效。”杨智慧说,尤其是围绕工贸行业25项执法检查重点事项,应急管理部组织开发了工贸专项执法模块并进行试点应用。截至今年6月底,全国工贸专项执法已录入钢铁、粉尘涉爆等重点企业3.4万家,运用系统对1.7万家重点企业开展执法检查,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大力推进执法全过程“上线入网”
目前,我国已实现全国高危行业企业联网监测,构建了安全生产“智慧监管”模式,建成并在全国推广应用“互联网+执法”系统,实现全国执法检查清单共享共用和执法文书全流程电子化,制作成套文书时间大幅缩短,规范了执法行为,提高了执法效率。
(法治日报)
一年多来,按照“政府主导、企业主体”的原则,遴选80家试点单位先行先试,持续加强全过程跟踪指导,逐一评议编选10个优秀试点建设方案供全国共享,将当前安全风险大、传统手段“看不住、管不全、管不好”的特殊作业管理、日常巡检、人员定位、双重预防机制等作为必建场景,制定指南推动率先突破。目前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建设在重大危险源企业全面展开,5551家企业完成建设工作、完成率82%,年底前将实现全国重大危险源企业全覆盖。
核心阅读
此外,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将加快推进“智慧矿山”建设,努力打造安全矿山,用现代信息化技术为矿山安全生产保驾护航。
我国自2010年起已成为全球化学品第一生产大国,产值约占世界总量的40%,危险化学品规模总量大、管理链条长、安全风险高,历来是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重点领域。
新时代背景下,应急管理部立足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将信息化深度融入安全生产工作,用科技信息化手段推动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提升,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、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记者近日从应急管理部获悉,目前,我国已实现全国高危行业企业联网监测,构建了安全生产“智慧监管”模式,建成并在全国推广应用“互联网+执法”系统,实现全国执法检查清单共享共用和执法文书全流程电子化,制作成套文书时间大幅缩短,规范了执法行为,提高了执法效率。
文章来源:《计算机系统应用》 网址: http://www.jsjxtyybjb.cn/zonghexinwen/2022/0924/788.html
上一篇:盖章那些事儿
下一篇:上海发布面向Web3.0操作系统 加速应用生态培育及